【我国初婚年龄越来越晚】根据去年以来各省份陆续发布的人口普查年鉴(2020年)以及部分省份民政部门发布的数据,17个省份的平均初婚年龄均已超27岁,其中有8个省份平均初婚年龄已经超过29岁,黑龙江平均初婚年龄超过31岁。不少人口社会学的专家担心,这或许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
初婚年龄越来越晚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创下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的数据为1986年以来的数据)来的新低。
(相关资料图)
具体到各省初婚年龄,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公布的婚姻登记大数据,2022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49岁,其中男性为28.19岁,女性为26.74岁,而2021年江苏省初婚平均年龄为27.29岁,其中男性为28岁,女性为26.52岁,均有所推迟。
浙江杭州、浙江宁波2022年的初婚平均年龄都比2021年晚,杭州由2021年的27.8岁推迟为28.15岁,宁波由27.1岁推迟为27.95岁。湖北的初婚年龄超过30岁,男士初婚平均年龄32.99岁,女士初婚平均年龄31.23岁。
据相关媒体报道,河南省2022年初婚登记平均年龄为男性29.9岁、女性28.8岁,比2021年的男性30.5岁、女性29.4岁有所提前。具体到不同省市,初婚登记年龄有升有降。比如,郑州市的初婚登记平均年龄,男性,2021年为29.5岁,2022年为29.7岁;女性,2021年为28.5岁,2022年为28.8岁,稍有“推后”。
实际上,初婚年龄推迟并非是今年的新现象。2022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其中男性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相比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推迟了3.78岁,其中男性推迟3.63岁、女性推迟3.95岁。
婚姻已不是提前项
初婚年龄的推迟,几乎是预料之中的事。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当下青年男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婚育自主性、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在年龄这块也越来越宽松。“初婚年龄越来越晚,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并非是常态的婚育现象,但也不是不正常,这和当下的背景相关。”
正如宋向清所言,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当下初婚年龄推迟不得不提的一个因素。刚刚研究生毕业两年的胡小燚今年28岁,在他看来,现在初婚推迟与当下接受教育年限增加不无关系。“过去很多人可能高中都没上过,十几岁就开始参加工作,在乡村地区20岁就结婚生育的大有人在。但现在不一样了,上大学、大专、高职的人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就已经23岁左右了,如果再读研究生,毕业后就26岁左右了,刚毕业总要工作几年,等经济稳定了再结婚,初婚年龄自然就推后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则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初婚年龄越来越晚的原因较为复杂。在经济方面,随着个人职业生涯进展的不同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人们选择结婚的经济基础门槛在提高。在社会文化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婚姻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必须提前安排的生活方式。
“随着年轻人的学历提高,一些人在年轻时专注于学业和职业发展,选择推迟结婚时间。婚育生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可以接受不结婚生育或推迟结婚生育时间的观念,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事业和生活质量。”陈建伟说。
为人口老龄化增隐忧
初婚年龄变晚会带来哪些影响?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志峰认为,初婚晚可能会使生育年龄后延,社会和家庭养老压力增加,甚至进一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人口红利进一步消减,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陈建伟指出,青年人初婚年龄越来越晚会对社会和个人产生多种影响。一是进一步加剧家庭结构的失衡,小户和单户家庭会越来越多;二是婚姻市场的失衡,一些地区年轻人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而在另一些地区存在大量单身青年;三是生育率的下降,初婚年龄推迟,意味着第一胎时间也可能会随之推迟,生育率也可能随之下降。推迟初婚年龄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职场竞争和导致人口增长率下降,长期看不利于经济增长。
在如何破解初婚年龄推后的问题上,陈建伟提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税收政策和家庭观念的变革,从而破解年轻人初婚年龄的推迟。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强调,实际上中国出现的问题是不婚不育或已婚不育现象,这与初婚时间早晚没有直接关联性。
在今年2月11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上一篇 : 世界快讯:生理心理学_关于生理心理学介绍
下一篇 : 最后一页